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追求,我国正加速推进能源绿色转型。近期,一系列新能源项目集中开工,投资额持续增长,储能和氢能等新兴领域也受到重视。中国华能集团启动了近34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全年投资计划达到1500亿元。全国范围内,新能源项目开工复工势头强劲,如四川雅砻江流域的道孚抽水蓄能电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光伏基地项目以及江苏的渔光互补新能源项目等。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我国正将提升新能源供应能力作为重点。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5亿千瓦,风电和光伏的新增装机容量接近全球新增装机的60%。新能源投资额同比增长34%。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强调,将聚焦“双碳”目标,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相关部门将推进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并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目标是2024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
新型储能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关键,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国家能源局将研究促进新型储能调度运用的相关举措,以进一步发挥其在系统中的支撑调节作用。
氢能等新业态的投资同样增长迅速。国家能源局计划稳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发展。多地也在加大相关布局,例如合肥市计划到2027年建成100个兆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北京将推动氢能在多个领域的示范应用。
中电联建议,应加大新技术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CCUS等标准体系的研究,以发挥标准引领作用。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其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中国水泥网将于3月28-29日在杭州举办“第十三届中国水泥产业峰会”,探讨水泥行业的未来发展。
随着全球对碳中和目标的追求,我国在能源领域的绿色转型正迅速推进。近期,一系列新能源项目纷纷启动,投资额持续攀升。同时,储能和氢能等新兴领域的发展也受到重视。业内预测,到2024年,新能源发电的装机容量有望首次超越煤炭发电。
中国华能集团近期启动了近3400万千瓦的新能源项目,全年新能源基建投资计划达到1500亿元。这些项目采用了“四化”开发模式,即北部的风光火储一体化、东部沿海的风核智慧能源多元化、西南的水风光一体化以及中东部的风光荷储多场景融合化。
全国范围内,多个新能源项目也已开工复工。例如,四川雅砻江流域的道孚抽水蓄能电站、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光伏基地项目以及江苏的渔光互补新能源项目等。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同时确保能源安全,我国正将提升新能源供应能力作为重点。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达到14.5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的50%以上,风电和光伏的新增装机容量接近全球新增装机的60%。新能源投资额同比增长34%。
2024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强调,将聚焦“双碳”目标,加快推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的关键一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相关部门将推进全国风电和光伏发电资源普查,加快大型风电光伏基地第二批、第三批项目建设,并推动海上风电开发建设。目标是2024年风电光伏新增装机2亿千瓦左右。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预计,2024年新投产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3亿千瓦,新能源发电累计装机规模将首次超过煤电,占总装机比重上升至40%左右。
新型储能作为提升电力系统调节能力的关键,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大幅增长,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国家能源局将研究促进新型储能调度运用的相关举措,以进一步发挥其在系统中的支撑调节作用。
氢能等新业态的投资同样增长迅速。国家能源局计划稳步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发展。多地也在加大相关布局,例如合肥市计划到2027年建成100个兆瓦级电化学储能电站,北京将推动氢能在多个领域的示范应用。
中电联建议,应加大新技术应用示范的支持力度,加快新型电力系统、储能、氢能、CCUS等标准体系的研究,以发挥标准引领作用。
水泥行业作为碳排放大户,其减排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